欲望小说网 > 华娱请回答!1997 > 第二十六章 中影集团

第二十六章 中影集团

作者:你的林羡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欲望小说网 www.yuxs.net,最快更新华娱请回答!1997 !

    四月十号,刚刚和李晓冉超友谊完的第二天,曹青就再次进入了努力工作状态。

    也不是曹青不想多休息,实在是想要拍摄《一代宗师》有些太难了,和比之前拍摄《疯狂的石头》、《宿醉》这两部喜剧片相比,想要拍摄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那中间跨越的难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

    在这里,倒并不是说中间花费的钱财多少,主要是王家卫这个人,他的电影风格就太鲜明了。

    作为一个已经出名的导演,曹青自然不可能完全照搬王家卫原版《一代宗师》的内容,但是如果不按照他的风格走,之前根本没有拍过文艺片的曹青,又实在害怕自己会把这部片子拍成一个四不像。

    别到时候投资1,500万,结果票房票房没得到,奖项奖项没拿到,那可就坑爹了。

    如果真出现这样的事情,无疑将会对于曹青名声有着极大的打击,到时候他别说想要借助这部电影一举成为B级着名导演,估计在C级知名导演的行列里都要呆得摇摇晃晃。

    正是因为这种考虑,所以曹青这段时间不仅一直在努力调整更改着剧本,而且还不辞辛苦地跑了几次中影。

    说实在话,对于中影曹青其实是不熟悉的,虽然由于系统帮助的原因,中影里面的好几个制片主任对他感觉都非常好,在每一次曹青电影发行时都帮了他不少忙。

    而且,在成名之后,曹青对于这几个制片主任也多有回馈,但是这种回馈一般是在中影之外完成的,这期间曹庆几乎没有去过中影公司几次。

    不过这一次,曹青为了努力拍好《一代宗师》,纵然是他再不怎么喜欢和中影这种官方机构打交道,却不得不五次三番跑上门去。

    这不,四月十九号,在终于确定好《一代宗师》这部影片全部主演名额后,三天前才刚刚来了中影公司一次的曹青,为了能够邀请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些演员加盟,此时便又不得不再一次来到中影公司。

    到了中影,曹青没有直接去找韩三品,而是先去找到了那几个和自己熟悉的制片主任。

    为什么不马上去找韩三品,这倒不是因为曹青目前级别够不上他,或者因为跟他不熟而不好意思去找他的缘故,实在是因为根本就没这必要。

    要知道中影作为一个官方单位,在中影的体制里,制片主任其就是中影旗下的制片人,他的具体职责本就是负责开发影视项目并且提成的。

    而一般来说,在中影开发项目只有三种渠道,这三种渠道中有一种就是整部影片都由中影全额投资,在这种投资方式里中影集团拥有掌管这部投资影片制作和发行的全部权力。

    想要走这种渠道非常简单,任何一个导演只需要拿上剧本找到包括韩三品在内的中影制片委员会并且获得他们同意,然后就能得到全部拨款。

    不过这种拨款份额一般很少,由于目前内地影片市场的萎靡,一般导演能够从中影拿到的投资金额顶多也就是几十万而已,而这点钱除了制作《小武》、《十七岁的单车》等一些微小影片外,甚至就连一部《疯狂的石头》都拍摄不了。

    不过这倒不是中银集团刻意苛刻,那些导演们,实在是这年头国内的电影市场真心太过萎靡了,去年1999年国内全部的电影大盘加起来大概也就五六亿的水平,这甚至还不如十几二十年后随便一部电影所能够得到的票房来得要高。

    在穿越之前,曹青就跟很多不懂电影的人一样,都曾经幻想过如果自己穿越到90年代、千禧年开头时,一定要拍摄一部《唐人街探案》、《夏洛特烦恼》等超级影片一举拿到过亿的票房。

    但是等到曹青真穿越到这个年代来以后,他才发现自己这种想法完全是扯淡,在这种年头别说是拍摄一部《唐人街探案》或者《夏洛特烦恼》不可能拿到过亿票房,你就算是将后世的《战狼》、《美人鱼》拿到内地来,也很难说电影票房一定能过亿。

    像是曹青从穿越过来的第二年,也就是1998年,他一部《疯狂的石头》也就仅仅拿下了八百万左右的国内票房,但是就这种放在后世随便一部烂片一天都能够超过的票房纪录,在1998年那年,却依旧算得上是相当不错了,整个98年能够在票房上压过曹青《疯狂的石头》票房一筹的国内影片,加起来也超不过十部。

    而曹青1998年10月开机,1999年8月上映的那部《宿醉》,更是以内地票房2135万的成绩直接排在了全年第八,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国际巨星程龙主演的《玻璃樽》,仅仅只比他和克里斯.塔克所主演的好莱坞大片《尖峰时刻1》少上三百来万。

    所以说,在这样一个国内电影极度萎靡不振的年代,除了《泰坦尼克号》能够在内地继续横行无阻一举取得3.6亿元人民币的无双票房外,其余任何电影,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后世的《唐人街探案》都很难在这年头的华国境内地吃得开。

    毕竟无论在任何国家,一部电影所想要取得优秀票房,除了这部电影本身要足够优秀以外,更大的还是得依靠国内电影观众市场的成熟才行。

    没有会有好的市场氛围,没有足够多的优秀电影来开拓、培养观众,让他们养成进入电影院的习惯,那么无论电影人自身如何努力,都很难成就一部过亿票房的电影,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电影行业都绝对无法违背的铁律。

    而按照目前华国电影市场的水平难看,在1993年引进好莱坞大片后,除了好莱坞电影以外,整个华国电影市场也就只有像是张一谋、冯晓刚、陈凯哥这种国内顶级导演还有动员观众走进电影院的能力了。

    除此以外,国内目前绝大多数的导演都只能勉强混口饭,依靠从国外捞点奖项、卖卖拷贝勉强渡日。

    毫不夸张的说,此时华国国内的电影早已被好莱坞电影给彻底攻陷,国人除了那几位顶级大导以外,根本就不再相信国内能够有什么好电影,觉得都是土八蛋一个,完全配不上自己买电影票的那几块钱。

    这样一种状态,就连冯晓刚、陈凯哥两个人都拯救不了,一直要到后年,也就是2002年之时,才终于通过一代电影大师张一谋的努力,成功撼动国内电影市场,推动了无数观众走入电影院内来观看电影,真正培养成了观众观赏国内大片的习惯。

    而此时距离那部撼动整个内地影坛的国产超级大片《英雄》上映,还有足足两年的时间,此时远远还没有来到一个华国电影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而正是因为见识到了国内如此萎靡的电影市场,所以韩三品这些一个个在后世光芒万丈的影视圈超级大佬们,此时纷纷吝啬于对国内导演进行拨款。

    当然,也不怪他们如此吝啬,就像是此时的中影,它在前几个月改组后,一年所能够掌管的资金也就一亿左右。

    这点钱听起来很多,其实根本就是僧多肉少,完全不够。

    例如去年上映的那部《荆轲刺秦王》,作为国内顶级大导的陈凯哥就直接说动了四国外商,一共使用了足足七八千万人民币的拍摄资金。

    也就是说,光是陈凯哥所拍摄的《荆轲刺秦王》这一部剧,就足以耗费掉韩三品这位刚刚执掌中影集团的大佬,一年之内所能调集使用的全部电影拍摄资金。

    而且最关键是,陈凯哥所拍摄的这一部《荆轲刺秦王》投资如此之大,最后所获得的票房,却不过堪堪一千万出头,这绝对是血亏中的血亏。

    只能说是幸好陈凯哥没有加入中影,他所动用的七八千万元电影拍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华谊、国外投资外商等私人公司之内,否则刚刚从北影厂长调任成为新组建中影集团董事的韩三品,直接就能够因为这一部电影而动摇自己目前全部的地位,引起整个中影集团下面那些导演制片人的动荡不安。

    所以说,别看未来的韩三品位高权重,在这年头,他屁股下的这个位置却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苦差事,并不如后世那般具有含金量和招人待见。

    当然,说归是这么说,实际上这种一次投资失败就让韩三品位置动荡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之中并不太可能发生,因为中影集团的体制就根本就不会没有给这种事情提供发生的土壤。

    任何没有和中影集团打过交道、拿过拍摄资金的导演,就算是名气再大,甚至大到陈凯哥、张一谋这种,都绝不可能在目前的中影拿到超过一千万人民币的投资资金。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影集团内部有明文规定,那就是“回报等于投资”。

    在这个“回报等于投资”战略里,中影集团直接将内部导演分为了三级,这三级之中,第一级的导演仅能够凭借剧本从中影集团拿到6~80万的投资资金,而且这种机会他们每年仅能申请一次。

    然后他们需要凭借这6~80万的投资资金去拍摄小成本规模电影,直到哪部电影票房获得成功后,他们才能够在中影集团内部提升自己的导演等级,从而成为中影集团内部认定的二级导演。

    到了这一级别,他们能够从中影集团获得的投资金额就一下子提升了三四倍,他们此时已经能够凭借剧本从中银集团内获得200~250万的投资金额,以此来拍摄电影,在中影集团下属以及熟悉的那些电视台、院线之内发行放映。

    然后,即使到了这一步,依旧也得看电影票房成绩,只有票房出色了,这些中影集团第二级的导演才能够继续打怪升级,晋升成为中银集团内部等级最高的三级导演,获得每部剧本能从中影集团内部拿到600-1000万投资资金的福利待遇。

    在这一点上,就算是当年已经名满天下的冯晓刚导演,又配上了葛尤这样的大牌演员,也依旧仅在中影集团内部拿到了600万人民币的投资资金,而他所拿到了600万投资资金的这一部电影,正那部是彻底让他一举大火起来的电影——《甲方乙方》。

    在这一点上,既然冯晓刚当年都是如此,就算是陈凯哥目前在国内比起冯晓刚的地位要高,试问又如何能让中影集团为他破例?

    所以说,之前那个一部电影就让韩三平在中影集团地位不稳的想法,虽然听起来很对,实际上却完全不可能发生。

    不过和冯晓刚,陈凯哥这种即使成名了也还需要到处找拍摄资金的寻常导演不同,作为一个拥有系统当靠山的挂比导演,曹青在如何获得拍摄资金方面没有任何担忧,就连在发行方面,他也不需要担心任何人来卡自己。

    反正在系统面板中曹青是什么等级,那他就一定能够拿到什么等级的发行资源、院线待遇,在这一点上,无论国内国外都是通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即便已经拍摄完成了两部票房大爆电影,同时还拍摄出了一部火遍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现象级电视剧《流星花园》,但是曹青依旧很少和中影集团打交道,这些事情他全部都交给了金微笑处理。

    直到此时,因为系统并不能在演员选角方面给他提供帮助,所以在影视圈内根基还不算深厚的曹青,才需要借用中影集团的关系,来挖动说服一些单靠曹青自己还很有难度的演员和幕后。

    例如,在原着中饰演宫羽田师兄的本山大爷,还有一些虽然在影视圈内并不知名,但是却已经拥有超多年幕后跟组经验的顶级摄影师、灯光师、剪辑师等人。

    为此,曹青不仅要和那些制片主任谈谈,而且最后也得跟韩三品打个交道。

    不过对于跟韩三品打交道这件事情,曹青并不排斥,毕竟对于来自从后世重生过来的他而言,韩三品这个大名早已经如雷贯耳。

    甚至可以说,曹青对和韩三品见面这件事情,心中隐约还是很有期待的。